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公布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jinnianhui共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科研创新团队3项,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科研创新团队1项。
2014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次动员,认真组织,通过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jinnianhui自然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接收期间,共提交各类项目申请18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7项、地区科学基金10项。
近年来,jinnianhui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依托科研平台,围绕鄱阳湖流域重大水问题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已初见成效。在2013年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今年又获得4项,标志着jinnianhui的科研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项目概况:
1、基于碳氮代谢稳定性分析的沉水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项目批准号31400404,项目负责人袁桂香博士,主要研究内容:营养胁迫和弱光胁迫引起湖泊沉水植被衰退已备受关注,沉水植物碳氮代谢的稳定性与其生长和分布的内在联系是揭示沉水植物种群动态的关键。本项目以沉水植物碳氮代谢稳定性对环境梯度(营养梯度和水深梯度)的响应为核心,采用野外调查与代谢产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碳氮代谢稳定性角度探讨沉水植物在不同营养和水深环境中生长和分布差异的生理机制,为受损湖泊沉水植被修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2、几种典型重金属在蓝藻毒素迁移中的作用:项目批准号31400405,项目负责人戴国飞博士,主要研究内容: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毒素污染和湖库底质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两污染物间存在多种反应作用,对毒素环境迁移存在多方面影响。从过程和原理机制上揭示二者间的作用,加深认识蓝藻毒素迁移规律,将有利于科学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风险。本项目将采用测验室内研究、生态模拟测验并结合湖泊生态调查的补充验证来研究重金属污染下蓝藻毒素环境迁移规律,为科学评估其对湖泊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风险提供依据。
3、鄱阳湖灰化苔草对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项目批准号51409133,项目负责人冯倩博士,主要研究内容:以鄱阳湖最典型的植被类型--灰化苔草为研究对象,在还原苔草生长和腐解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基础上,分别探讨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响应机制,重点研究苔草腐解过程中植物组织释放的重金属归宿,两相界面环境条件的改变、不同形态有机质释放及其对重金属释放、迁移、沉积与转化的影响,并建立重金属环境行为对苔草腐解的反馈模型,定量描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权重,揭示鄱阳湖灰化苔草生命周期全过程对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
4、三角洲多级分支入湖河网自复制行为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51409132,项目负责人罗优博士,主要研究内容:三角洲内河流入湖多级分支过程是河网系统对初级分支行为自复制的过程,是该类河网系统自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影响河网系统水沙输移、河网综合阻力和河网演变等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河湖水文情势变化必然对其自复制行为产生影响,而目前对此研究相对不足。项目拟采用模型试验、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以赣江下游尾闾河网为例,研究多级分支入湖河网水沙输移、河床冲淤等水沙微观决策行为及其对河网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自然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多级分支入湖河网自复制行为及其对河网综合阻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该类河网系统水沙微观决策行为与自复制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不同分布形态多级分支入湖河网自复制行为模式及演变趋势。